乌拉圭人口不过350万,尚不足布宜诺斯艾利斯1/3,巴拉圭略多也不过600万,且与玻利维亚并列南美最穷的国家之间。以人均收入计算,南美最高是阿根廷,也在世界50名开外,智利和乌拉圭紧随其后,石油国委内瑞拉、“金砖国”巴西则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准。以这样的经济基础,很难生产出足够批量的足球人才。
2010年世界杯的殿军为乌拉圭足球提供了成长契机,政府与足协成立了联合委员会管理联赛,并增加了青训投入。乌拉圭足协主席鲍萨也是在世界杯后,才放手让塔巴雷斯经营他的青训工程。乌拉圭社会的悠闲和开放传统,为这个蕞尔小国打破足球人口统计学规律提供了依据:作为拉美文盲率最低的国家,腐败指数最低的国家,以及收入分配最平均的国家,乌拉圭的儿童可以毫无忧虑地投入到足球理想中。相比巴拉圭、秘鲁和委内瑞拉,这是乌拉圭青训体系的天然优势。而且,本届世界杯乌拉圭23人阵容仅有1人来自国内,也证明乌拉圭的“借鸡生蛋”战略之彻底。
当然,年轻球员们需要在更高水准的联赛中得到锻炼,显然过去10年毫无成就的乌拉圭、巴拉圭、秘鲁和委内瑞拉积弱良久的联赛根本无法满足他们。除了欧洲,近年这些南美二流国家也渐次鼓励球员到阿根廷和巴西淘金。这方面,巴拉圭带着明显主观意志的主教练马蒂诺,是其中的佼佼者。马蒂诺在巴拉圭有9年的执教履历,他甚至为巴拉圭淘到3名归化球员———主力中场奥蒂戈萨、桑塔纳和前锋巴里奥斯。目前的巴拉圭国家队,曾有效力阿甲经验的球员多达10名,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因为年轻明星球员过早流失,阿甲联赛也大量引入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廉价实力球员填充阵容,客观上为两国球员提供难得的锻炼平台。
委内瑞拉和秘鲁足球近年向外输出球员的趋势也非常明显,4年前委内瑞拉主办美洲杯时,仅有阿兰戈1人效力欧洲主流联赛,4年后已有7人效力欧洲6大联赛,4人效力美洲顶尖的阿根廷和墨西哥联赛,海归占国家队球员的2/3。右后卫罗萨莱斯甚至拿到了2010年荷甲最佳新人奖,新人林孔、奥隆斯克、米库和朗顿也都在欧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这还没算因伤落选的安德莱赫特前锋瓦尔加斯、显然,这对于6年前还是南美最差的委内瑞拉足球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过去4年饱受丑闻打击的秘鲁足球,在马卡里安上任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2007年世少赛培养的精英开始留洋,主力中场克鲁萨多和卡莫纳分别加盟切沃和圣洛伦索,巴利昂则选择了河床,卡利略加盟了里斯本竞技。相比之下,4年前拥有半数海归,皮萨罗和法尔范都在的秘鲁队,也不过仅仅闯过小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