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昨天收到了最好的圣诞礼物,欧足联官方宣布,由于截至12月22日仍然只有普拉蒂尼一人提出竞选下届欧足联主席的申请,这就意味着他连任已经没有疑问。明年3月22日欧足联将召开主席竞选大会,普拉蒂尼将从2011年至2015年继续执掌欧洲足球帅位。
普拉蒂尼于2007年击败瑞典人约翰松当选欧足联主席,这次胜利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支持,二是他打出的限制豪门、扶持中小球队的政策,其中第二点是当选的关键。上任以来,普拉蒂尼在欧洲足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他的任期内完成了欧洲杯扩军、欧冠改制以及推出俱乐部财政平衡法案等多项重大举措,并且成功地“招安”了欧洲豪门组织G14。这4年来,欧洲中下游球队获得了较大发展,也有更多机会进入冠军杯决赛圈,欧洲足球整体平衡发展得到一定体现,使得普拉蒂尼的支持率进一步上升。
普拉蒂尼能成功连任欧足联主席,与贝肯鲍尔再次放弃竞选有很大关系。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同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过贝肯鲍尔与普拉蒂尼在多项事务上合作愉快,也不愿意与声望正高的后者直接碰撞。欧洲媒体分析,普拉蒂尼连任欧足联主席为他下一步竞选国际足联主席铺平了道路。到2016年国际足联换届选举时布拉特将年满80岁,基本不可能继续连任,普拉蒂尼接替他的位置将顺理成章。本报记者 肖竹
记者述评
革命者普拉蒂尼 功过自有后人说
由于无人竞争,普拉蒂尼自动连任欧足联主席。对欧洲中、下游球队来说这是个福音,至少在未来4年中他们的利益还能得到保证,但对豪门以及中立方球迷而言,这却算不上是个好消息。
众所周知,普拉蒂尼击败约翰松出任欧足联主席就是靠打一手“平民”牌,当初他正是得到了整个东欧和大半个中欧足协的支持才得以登上主席宝座。上任以来,普拉蒂尼的确在很多方面兑现了竞选时的承诺:2016年欧洲杯扩军至24队,让中下游球队有机会参加;欧冠赛制改革,让更多陌生的球队进入到欧冠决赛圈;财政平衡法案的推出,则直接让“暴发户”成名的机会大大减少,为欧洲足球整体平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可以说,普拉蒂尼对中下游球队的扶持对欧洲足球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意义,但他“劫富济贫”的举措却始终存在争议。普拉蒂尼的理想似乎是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欧洲足球格局,没有贫富悬殊,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压榨和剥削,但这样的“大同”社会有谁来欣赏?
实际上,普拉蒂尼上任之初有过一段“很傻很天真”的阶段,结果几项雄心勃勃的举措都遭到失败。比如他推出的“本土球员配额制”被欧盟法庭直接否决,挑战G14数次受挫,最终做出重大妥协换取招安。几次失败后普拉蒂尼学得聪明了不少,欧冠改制时他别出心裁推出的“冠军组”和“非冠军组”概念便充分照顾了豪门和中小球队的利益,这也证明他逐渐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政客。接下来的财政平衡法案更是借了欧洲足坛反“暴发户”的潮流,手法成熟了许多。
总体而言,普拉蒂尼是一个革命者,他颠覆了欧洲足坛很多传统概念,也在很多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不过普拉蒂尼这套做法似乎更适合放眼全球,如果2016年他能坐上国际足联主席宝座,并延续其对中下游球队的扶持政策,对于亚洲足球的发展或许更有积极意义